孕期為什么容易出現抽筋?
發布日期:2020-10-17 15:45:53
孕期為什么容易出現抽筋?
孕媽媽小腿或腳底抽筋是相當普遍的情況,通常發生在晚上或清晨起床時,也許當你美美的伸懶腰時腳底、小腿或腹部、腰部肌肉就抽筋了,讓你抬抬不起,放放不下去。

抽筋就是一種肌肉收縮的形式,通常出現在腿或腳部,用醫學詞匯來形容就是痙攣,即腿部一組或幾組肌肉突然、劇烈、不自主的收縮,變得很硬,疼痛難忍。抽筋是一種很討厭的感覺,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【1.鈣吸收不足】
孕期抽筋主要是因為缺鈣引起的,一般孕婦出現抽筋的情況都是因為嚴重缺鈣造成的,鈣是調節肌肉收縮,細胞分裂、腺體分泌的重要因子,低鈣將增加神經肌肉的興奮性,導致肌肉收縮,繼而出現抽筋。由于晚上血鈣水平常比白天低,所以抽筋才常常在晚上發作。孕婦補鈣一般可以通過食補和鈣片結合來補鈣,多到戶外曬曬太陽,促進鈣吸收。
【2.攝入過量肉類食物】
準確來說,是準媽媽在一次攝入過量肉類后,容易引起抽筋。簡單來說,肉類富含蛋白質,攝入過多將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,進而引起電解質絮亂。而電解質絮亂的表現之一就是抽筋。注意飲食平衡,從飲食中補充各種必需的營養成分,每天喝數杯新鮮柳橙汁、番石榴汁或蕃茄汁補充礦物質,這都是預防抽筋的方法。
【3.過度勞累】
隨著孕期體重的不斷增加,準媽媽腿部負擔不斷加重,本來孕媽媽的腿部肌肉就經常處于疲勞狀態,如果再走太多路、站太久,會進一步增加腿部肌肉負擔,導致局部酸性代謝物產堆積,引發抽筋。不要過度疲勞,避免走路太多或站得太久,當過于勞累時,洗熱水澡,睡前熱水泡腳10分鐘,并按摩雙下肢肌肉,避免腿部抽筋。
【4.睡眠姿勢問題】
睡眠姿勢不好,長時間仰臥,使被子壓在腳面,或長時間俯臥,使腳面抵在床鋪上,迫使小腿某些肌肉長時間處于絕對放松狀態,引起肌肉“被動抽筋”。另外,睡眠時間過長,會造成血液循環減慢,使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堆積,也有可能誘發抽筋現象。孕婦睡覺要保證合理的姿勢,孕早期的時候沒有太大要求,以舒適為主,在孕晚期時建議多采用側睡的方式。
【5.寒冷受涼因素】
如果夜里室溫較低,睡眠時蓋的被子過薄或腿腳露到被外,小腿肌肉很容易受涼,由于寒冷刺激,就會使腿部出現抽筋現象。因此,夜間要注意腿腳的防寒保暖。睡覺時保持下肢溫暖,不要直接讓小腿吹風或受涼,可以在抽筋的局部用毛巾熱敷。
上一篇:香港驗血查男女的結果單是怎樣的?
下一篇:關于香港驗血你需要了解哪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