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人有必要打乙肝疫苗嗎?乙肝病毒攜帶者約七千萬
發布日期:2020-07-28 17:25:07
今天是世界肝炎日,新聞報道了我國迄今為止的乙肝病毒攜帶者的數量,高達七千萬!在乙肝病毒的攜帶者中,多數是因為自身沒有乙肝抗體且未及時接種疫苗所致,還有部分是正常人被感染。一些人誤以為,正常人是不會感染乙肝的,也不用再接種疫苗。其實,這是十分錯誤的!由此,今天來解答下困惑眾多人的問題:正常人有必要打乙肝疫苗嗎?
經研究證明顯示,接種了乙肝疫苗的正常人,也不能保障自身終生不受乙肝病毒感染。緣由是因為涉及到一個關鍵詞,細胞應答。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體質,其自身的免疫能力不同,接種疫苗后的應答效果也會不一樣。

在正常人群中,按照常規的程序接種完乙肝疫苗后,仍舊有部分人群會出現無應答或應答作用較弱的情況。
無應答或應答弱不能“一勞永逸”
大家都知道,按照國家要求的強制疫苗接種措施顯示,現在所有的新生兒在出生后的24小時內必須先接種一針乙肝疫苗,而后在第1個月、第6個月的時候分別再接種一針。雖然有些人按規定打了3針乙肝疫苗,但在檢查乙肝表面抗體時仍顯示陰性,或乙肝表面抗體滴度很低,由此稱之為無應答或應答弱。
出現無應答或應答弱的原因:
年齡:對于年齡太大,以及出生后沒能及時接種乙肝疫苗的群體,很容易導致身體不接納疫苗,從而導致疫苗無法發揮作用。其次中老年人的生理機能降低,機體的免疫識別和應答能力也會相應降低,從而造成高齡者出現無應答的情況。
遺傳:假如父母親接種后,細胞無應答,那么其子女也會出現無應答的現象,這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;而對于肥胖者來說,其體內細胞,要是過度脂肪化,也很容易導致乙肝疫苗無法響應的。
疾病:如果本身患有肝臟相關的疾病,那么應答效果自然不明顯,甚至完全無效。
另外,如果接種的程序和部位不對,也會產生間接影響。
正常人有必要打乙肝疫苗嗎?
注射乙肝疫苗后,隨著時間的推移,體內的抗體水平也有可能開始衰減。注射一個月之后97%的人都能檢測到表面抗體,到了第二年,抗體水平仍可維持一個較高的水平,但是從第三年開始,就會降低到74%,抗體的滴度也開始下降。
具體需不需要再次注射疫苗加強針,需要再去測定,如果抗體滴度低于10(國際單位/ml),需要半年內再次接種;若抗體滴度大于10國際單位/ml,可在6年內接種。
以上就是關于“正常人有必要打乙肝疫苗嗎”的解答,通過此篇內容,希望大家都要重視乙肝疫苗的接種和乙肝抗體的檢測。即使是正常人接種后,也要注意抗體的變化。若抗體不夠時,遵醫囑進行相關檢測和乙肝疫苗的再接種。
上一篇:葉酸怎么吃才正確?
下一篇: 一跑步就下腹部兩側疼,這是為什么呢?